手机版 欢迎访问凯利绿巢土壤修复门户网站
一、强化耕作管理
一方面,耕作管理要遵循合理的耕作深度,尽量使土壤得到保护,引导根系向下生长。在耕作过程中尽量减小耕深,避免过度耕,同时也要避免耕底覆盖松土及压实。另一方面,也要注意生物质添加,通过旋耕、撒施有机肥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,改善土壤结构,使土壤更具活性,增强微生物活动性,促进土壤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。
二、精细施肥调控
对于板结土壤,采用精细施肥调控是一个有效的手段。一方面,可以通过科学施肥,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,提高植物的营养水平,使根系更好地吸收养分,并促进生长发育。另一方面,针对板结土壤的特点,应通过施加石灰、硫酸钾等无机盐,或者硫、有机酸等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环境,瓦解板结,增加土壤酸碱度,使土壤更具活性。
三、加强土壤改良
在板结土壤的改良中,土壤改良剂的选用非常重要。针对不同的板结土壤,应选用适合的改良剂进行改良。例如,在偏酸性土壤中,可以选用石灰、石膏等中性或碱性修饰剂;在偏碱性土壤中,可以选用硕甘、蛭石等酸性修饰剂;在水稻、甘蔗等的广阔田间中,可以选用沼液、施灰等土壤改良剂,改善土壤性质,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。
四、选择合适耕作方式
采取选用合适的耕作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土壤板结问题。对于大面积的农田,采用深松耕,将土壤翻动至深部,改变土层结构,增强土层透气性和持水性,提高农作物生长条件。而对于果园、麦田等,应加强翻耕、灌溉、微善养管等一些基础工作,根据季节、环境等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,使土壤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,减少其板结的可能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5 凯利绿巢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17908号-5陕公网安备61012502000342号